WWW.中国演讲口才网.COM | 口才培训课程招生中……欢迎咨询!合作加盟 | 行业前景| 合作方式 | 价格政策 | 后续支持

联系我们

引领口才训练连锁总部

详情登陆:中国演讲口才网

http://www.yinlingkoucai.com

联系电话:15803856648 魏老师

企业QQ:400-0371-282

名人成长之初

更新时间:2015-04-08 16:19:48  来源:   《新闻学苑》杂志主编约我写篇当记者的文章,我答应了。我在这个岗位算是老兵了,但说点什么呢?这几天,我正好在看一部苏联作家鲍·波列伏依的回忆录。觉得里面有许多难得的体会,值得借鉴。于是,我根据他的材料,编写了下面的故事。
  
  鲍·波列伏依最初见报的七行半新闻,是刊登在阿·卡普斯廷主编的《特维尔真理报》上。那年,波列伏依才十四岁,上小学六年级。
  
 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,他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:
  
  “著名的农民诗人斯·德·德罗任作为贵宾参观了第二十四小学。他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的身世,讲述了同列夫·托尔斯泰、马克西姆·高尔基、歌唱家沙里亚平会见时的情景。五年级女学生柳巴·列翁齐耶朗读了他的诗作《让那纯真的激情自由奔放》。礼堂里,不仅座无虚席,而且挤得水泻不通。”
  
  不过严格地说,真正出于波列伏依手笔的,只有"座无虚席"、"水泄不通"那么一句话。尽管如此,在他的一生中,这篇没有署名的不起眼的简讯,却使他燃起了如饥似渴的写作欲望和发表文章的激情。
  
  从此,他大踏步走向新闻界,又从新闻界进入文坛,成为苏联的一位著名的作家。
  
  波列伏依回顾往事,特别深情地提到了卡普斯廷主编对他的教诲。
  
  “他是我半个世纪新闻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中的一个。”波列伏依在回忆录里写道,“他是一位老布尔什维克,彼得堡的一位排字工人。他曾在首都一家大印刷厂里工作,那里印刷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。他坐在莱诺打字机前,了解了办报的种种奥秘,并且爱上了办报这一行。他对所有最重大、最有兴趣的事件,都养成了一种惊人的鉴别能力。”
  
  卡普斯廷只念过教会小学,文化水平不算很高,但嗅觉非常敏锐。苏维埃每天发生的一切新鲜事物,他都能敏锐地嗅到。不管它们从工厂,还是从农村冒出来,不管它们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,他都极为重视。在他的同事中,凡是能够善于看到、抓住、报道这些新事物的人,他都格外器重,并且提拔他们。
  
  “亲爱的朋友们,你们要善于观察,要有记者的眼光。”他常对波列伏依说,“要学会看得远,看得深,能入地三尺。我们的耳朵,是布尔什维克的耳朵,要学会能听见别人的心脏怎样在跳动……否则还算什么记者?可以说饭桶,只能为第四版写点零碎的东西。”
  
  当然,你光捕捉到了需要的、有兴趣的材料还不够,还要写好,让人家喜闻乐见。
  
  “不能给读者以味同嚼蜡的感觉。读者买报是花了钱的。那样的报纸读者是不喜欢的。”卡普斯廷不止一次地这样重复道,“我的好朋友,请你们记住:一个好的思想,如果写得枯燥无味,那样报纸是不需要的。同样,一个坏的思想,纵然给它穿上一件五光十色的外衣,也是不能用的。世上最枯燥的东西,莫过于乏味的报纸。”
  
  波列伏依走上记者岗位之前,在一家烧碱厂当班长。
  
  他根据车间里流传的故事,写成一篇特写,投到报社。说是在革命前,有一天,工人们讨厌的比利时工长来了,他一不小心,踩在一块腐烂的木板上,一下子跌进了装满着沸腾的烧碱的大缸里。大家试图用一木杆把他救上来,但没成功。他的衣服已开始溶化。等大家把烧碱水放出去的时候,大缸里什么也没有了,只是在缸底上找到了几个金属钮扣和一块金表。……
  
  这是个可怕的故事。
  
  “这是真的吗?”这天见面了,主编问。
  
  “都这样说。”波列伏依含含糊糊地回答。
  
  “都这么说,那你在写作前核对过吗?可能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口才而给你编的吧?老弟,报纸上的一切,都要准确,来不得半点含糊。在小事上你扯了谎,在大事上也会把你当成说谎的人。”
  
  波列伏依不语了。
  
  主编接着说:“报纸只有讲真话,实实在在的真话,才有力量。”
  
  写到这里,波列伏依又想起了铭刻在他脑海里的另一个教导:
  
  “任何一篇新闻材料,都可以删去一半。”主编拿过长条校样递给他说,“去删吧,不然我自己动手删。”
  
  他看也不看文章,一大段一大段地划。
  
  文章作者吃惊地吼道:“这样一来文章就没有意思了!各段衔接不上了。”
  
  “啊,没有意思了,嗯,嗯?那你自己拿铅笔,自己去删,好让它有意思,好让各段衔接起来。”
  
  波列伏依写道:“于是我们就删减。我们都哭了,但还是删减,因为这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。卡普斯廷有一句格言:报纸不是橡皮筋,不能拉长。”
  
  如今,这位主编已与世长辞。对于他的教导,波列伏依非但没有忘却,而且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,作为一笔财富留给后人了。
  
  (原载1985年第10期《新闻学苑》)
  
  本文由中国演讲口才网整理发布!


上一篇:袁隆平:直言快语话”桑麻”
下一篇:名人口才幽默